每次到黃姚古鎮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仿佛黃姚古鎮就是那么不值得留念。
賀州黃姚古鎮作為千年古鎮,住幾天管用嗎?
2018年8月23日上午,我和老婆自駕從賀州收費亭上高速,走到木沖隧道中間時,前面的一輛集裝箱貨車不知壓到了什么,一聲巨響著實嚇了我一跳,好在我靈活一把方向避開了前方的障礙物,沖出了木沖隧道,我提著的心才平復了許多。
走到黃姚和梧州岔道處,由于改道施工,限速20公里,好辛苦啊。
我們到了黃姚古鎮后,先與旅游區胡經理取得了聯系,落實了民宿和門票事宜。
在景區門口,我們看到8月24日黃姚古鎮首屆燈籠文化節的燈籠已經掛起來了。
我們沿古鎮街道向黃姚鎮政府對面的景區西門走去,看到了土特產品店一間挨著一間,大大的南瓜表示我這間店一定是土貨。
走進西門,看到很多繪畫寫生的學子們展開畫架創作,古鎮成了藝術家們誕生的搖籃。
我們沿景區內的古鎮街道很快來到了內蒙古朋友李云龍開的一步之遙民宿客棧,由于一步之遙民宿客棧的房間己在網上預訂滿了,我們只好到前年住過的八戒與悟空民宿客棧,要了一間標準雙人間。
八戒與梧空民宿客棧古香古色伴隨著輕音樂,引人入勝且給人寂靜夢幻的享受,琴棋書畫裝點其間,恰到好處。這里是全方位監控安全放心,有山泉水和純凈水配有燒水設施,想喝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搖椅、茶臺古香古色,石磨也找到最佳位置,令人樂不思蜀。
八戒與梧空民宿客棧古香古色而不失儒雅的環境伴以綠葉植物、籠鳥的點綴,顯的生機勃勃。該客棧負責人小陳熱情周到的服務,把注意事項說的清清楚楚,做到明明白白住宿。
中午12時許,咕咕叫的肚子告訴我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了。
我們走出八戒與梧空民宿客棧大門左轉直通黃姚古鎮農貿市場,其間路過有郭家大院后門、接龍社,看到孩子們自由自在的玩耍,仿佛看到了兒時的自己,真幸福啊。
路過接龍社右轉到黃姚古鎮農貿市場最后面一排的第三間和第四間門面一戶姓古的人家吃柴火黃姚石磨水粉和云吞。
姓古的人家應該是黃姚古鎮比較正宗的一家了,是用柴火灶石磨等傳統工藝手工制作黃姚石磨水粉,主要原料有米、野山椒、小蔥、大蒜、豬骨頭和豬肉。加工程序依次為石磨磨粉、制漿、水缸冷卻水粉皮、卷粉皮、切粉皮成圓形裝碗,然后配以蔥、蒜、野山椒、鹵豬肉和豬骨頭高湯,一碗5元的正宗黃姚石磨水粉保證你吃了第一碗肯定想第二碗,不信你試試。
我們還吃到了柴火手工黃姚云吞,主要原料有云吞皮、手工豬肉餡、野山椒、小蔥、大蒜、豬骨頭高湯。小古動作嫻熟的拿皮、裝餡、壓緊云吞皮制作好云吞,然后在柴火鐵鍋里煮熟,用笊籬控水后裝碗,加入豬骨頭高湯、小蔥等配料,就可以食用了,一碗5元,超值啊!
品嘗了黃姚石磨水粉和云吞后,我們漫步在古鎮的街道上,各家各戶的門坎步級吸引我的注意,古鎮民居的門坎級數不盡相同,即使是鄰居門坎級數也不盡相同,石材顏色也叁差不齊,有點耐人尋味啦。
據一位賣早餐的阿姨說,門坎級數可能與家庭貧富有關系。
接著,我們漫步到了黃姚古鎮的姚江大橋,看見姚江大橋下的姚江旁有一眼泉水天然成就的古井,人們依舊在泉水池里洗菜、淘米和洗衣服。可是沿石級往橋下走時,忽然一股異味撲鼻而來,原來姚江橋下是姚江水、泉水和污水交匯處。
立秋后的這幾天似手進入了秋老虎高溫干燥模式,黃姚古鎮旅游區也不例外,中午的熱浪一波接著一波,人們不得不在古鎮街道旁的陰涼處小憩,各種土特產隨處可見,不懼怕熱的孩子們守家看攤賣燒酒,臨街現場制作抗熟的小筍釀和燈籠辣椒釀是那樣誘人,窗口外的綠葉被烈日穿透了,顯得那樣碧綠欲滴。
中午的黃姚古鎮旅游區的中午游人不多,古街道上便成了人們涼曬話梅的理想場所,遠古的古街道門檻底座仿佛也在高溫下訴說,升平門是那樣的祥和吉祥,老理發師的敬業專注 令人敬佩,古建筑的青磚窗檁依舊完整,西門里右邊的神社成為了古鎮居民一處圣地。
下午5時許,我們漫步黃姚古鎮看到,石梯、爛漫的三角梅、幼童們的門檻席地而坐、工作們懸掛燈籠的場景、游客成雙成對地與燈籠墻合影、湖中心的黃姚古鎮首屆燈籠文化節的標志物與黃姚山水相輝映,暖洋洋的夕陽仿佛告訴人們:請大家在祈福墻上簽個名,把你們美好的心愿留在黃姚古鎮,為你們做個見證。
下午6時許的陽光沒有那么辛辣了,古鎮街道上的游人明顯多了起來。古街道亮光光明晃晃的青石板路在夕陽的照射下,頭戴紅暈長長的身影充滿了滿街都是,煞是好看。
夕陽下的湖中亭子倒影頭戴光環像一位戰士忠誠的守護著古鎮,并給游人遮風避雨。
民宿客棧窗口的白色喇叭花仿佛在告訴游人:這是你們歇腳休息的好地方,快來呀!
窗口里的獨特燈光和窗口上放置的精美小吃,仿佛告訴人們主人正在熱情的歡迎遠方的客人。
下午6時30分許,我們漫步在古鎮街道里看到,民宿客棧尚未住滿,老板放出了有房的牌子;
琳瑯滿目的樂器店、錚亮的栓馬石、鯉魚街的石鯉魚亮閃閃的、人們蹲坐在街道大門旁的石階上聊天;
人們把廣告牌鎖在自家房子的窗戶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廣告模式可是今生第一次見,這是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做廣告應該可以收到奇效吧!
尚未開啟的店門口一只黃狗看著另一只仍在睡覺的黃狗,仿佛在說:你也太能睡了吧!
下午7時許,我們沿著帶龍橋方向來到了半島酒店看到,各種規格的紅燈籠在老房子的墻上懸掛的整整齊齊,一幅連著一幅,這在黃姚古鎮旅游區應該是第一次吧。
半島酒店的大草坪廣場中央聳立著特大的黃姚古鎮首屆燈籠文化節主燈籠連著東西南北四方燈籠群,好似眾星拱月。
半島酒店草坪廣場周邊石碑上的古詩詞、書法和石刻的有機融合打造的一面面文化墻,給游人提供了一個古文化欣賞的好地方,人們還可以在半島酒店周邊的姚江兩岸悠閑的垂釣餐飲。
在通往半島酒店的一個大門上面,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頭像居中,兩邊懸掛了兩個大紅燈籠,好喜慶啊!
橫垮在姚江上的帶龍橋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石橋,每次來到黃姚古鎮游玩,這個景點都是必須來的,因為這里是古鎮的一個地理標志,每到中元節放柚子燈祭祀河神也是在這里。看到很多講白話(粵語)的游客在橋頭的大榕樹下吃晚飯,加上飯店服務小伙子的熱情介紹,我們點了一份黃姚豆腐釀和一份青菜,把咕咕亂叫的肚子打發了,土貨蠻好吃。在吃晚飯的時候,我們聽到旁邊桌的游客說,這么熱的天不是說可以看到小孩跳水和游泳的嗎?以前滿鎮招攬游船生意的人和游許許多船都沒有啦,江面好清靜啊。取而代之的是橋頭的小攤亂似乎多了許多,大榕樹下的涼粉攤依舊,飯店的生意熱鬧了許多,滿墻新懸掛著紅燈籠是那樣耀眼。
熟悉的帶龍橋依舊那樣靜悄悄的橫跨在姚江上,游人們每每到此都會不自覺地拿出手機等照相設備留下自己光輝的形象,我也用手機拍下了余暉里走在帶龍橋上的人們,作為不虛此行的佐證吧。
下午7時30分許,吃飽喝好的我們回到了黃姚古鎮八戒與悟空民宿客棧沖涼,想著晚點去拍古鎮夜色,可不知何故竟迷迷糊糊的睡著了,直到電視機突然“沙沙。。。。。。”的響聲吵醒了我,原來晚上9點半就沒有電視信號了。
我們只好有周公的催促下,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2018年8月24日)早上5點多,我們就醒了起床洗漱,然后到客廳自己燒開水把杯子裝滿喝好,然后把房門鑰匙放到桌子上拿上行李離開了客棧。
出客棧左轉就看到街上友間糖水的早餐開攤了,手工制作的豆漿、白粥、南瓜餅、油條和三種黃姚小菜,好美味啊。
我們吃過早餐后,沐浴著黃姚古鎮的晨露向東潭嶺出發看日出去了。
本來安排3天的行程,由于特殊原因的出現,我們不得不改變了行程提前一天回到了家。
在此,對于黃姚古鎮旅游區內一步之遙民宿客棧的李云龍和八戒與悟空民宿客棧的小陳妹的妥善安排和熱情服務,表示衷心感謝!
對于熱情的胡經理表示衷心感謝!
責任編輯: 編輯: